名校生考第二有壓力要服藥 精神科醫生:勿過分掌控子女

親子

發布時間: 2017/04/25 12:29
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2:56

分享:

分享:

學童自殺成因千絲萬縷,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副總監、精神科專科醫生廖廣申提醒大人要關注年輕人成長特質。他謂來尋找幫助的家長都愛子女,但卻普遍用錯方法。

學童自殺即使一年出現少數幾宗也是個警號,廖醫生謂在冰山尖(壓力爆燈)以下正累積大量面臨抑鬱、不快樂的孩子,自殺不可全數歸因教育制度,但教育卻間接造就出很多不快樂的孩子。

學童自殺也有來自大學或博士生,而名校學生的壓力普遍高過非名校。

其受助病人中,包括一位很叻的完美主義者。

因考了10年第一,首次考第二已不可接受,現時仍需要吃藥。名校孩子名次考得較後或中段,已自覺不高興,父母即使沒加壓力,孩子也會累積頗大負能量。加上現今整體父母普遍心態過高,孩童已難有輕鬆和快樂童年。

忌過分掌控

他認為當下家長面對自殺新聞,也是反思機會,想一想甚麼對小朋友最重要。

大人要常覺察有沒有把自己的理想放在子女身上,而忽略了孩子是獨立個體,過分掌控子女。

他常見到即使入讀了外國名校的華人尖子,當有機會進入研究所後反不能把研究熱情延續下去。

其實是反映他們幼年期是在被迫升學……有時小朋友明明很喜歡研究車仔,大人卻逼他學琴。家長要順應子女本身個性、陪伴他們發展,並建立他們的自信心。

 

長期忽略孩子真正的想法,長大後當他們意識到自己未能經歷『自己決定並體會成功滋味』,即使他們日後成績優秀,入到大學或出來工作性格也會缺失,例如可能變成冷漠、自私。

做死亡教育

他寄語與孩子分享當下自殺資訊時,學校、家長同樣要極小心。

應當知道自殺是可以傳染的。不少名人或有學生自殺後,大家一窩蜂去懷念、追思,着重其人品多好、貢獻多大,卻沒強調到︰他選擇了自殺是會令在世者有不可彌補、沒法逆轉的傷痛,而自殺並不是解脫,是過分神化或美化了死亡,以致令人們接受到︰死是值得嚮往,會引來模仿。

家庭的死亡教育也同樣重要,他謂父母會因其文化背景和信念,對死亡有不同解讀。

但最基本信念應該一致︰生命寶貴,沒有人有資格和權利拿走生命。當幼兒好奇想問爸媽,家長最直接用飼養小動物去教他們;遇到新聞報道,也可用時事去講解:為了一隻小狗,要派出好多消防叔叔去救,原來生命不分人與動物,都很寶貴。

而根據不少調查顯示,若父母有美好婚姻、孩子本身也有穩定及健康信仰生活,都有助他們面對負面情緒。

良好性格抗逆境

美國有個調查指出,決定孩子成功的因素,並非幼年期大人給予多少知識,而是培育了一系列性格特質,如自我控制、責任心、自信、好奇、勇氣……他謂良好性格特質才能令孩子成長並懂得面對逆境。

但當下父母是反其道而行,傾向遏抑孩子真正的想法,導致他們慢慢失去好奇心。再者今天普遍生活富足,父母太易獎勵,但又同時給子女很大壓力,要他們樣樣都學(知識),卻沒教懂怎樣面對輸的過程。例如跑步輸了由得他傷心,只鼓勵下次再努力!

全文刊於《晴報》

晴報Facebook

【其他熱話】年假後兩學童自殺亡 父母不能說的「禁話」

【其他熱話】學生不快心情誰能明? 老師:愉快學習從不存在

標題經TOPick修改,原題為「拆解學童壓力 家長期望成幫兇」。